短信登录
密码登录
注册金英杰账号
记住这些技巧,2025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可额外多得分!以下汇总技能考试加分技巧总结及答题模板,建议各位收藏且反复查看~
(1)先入考场获得额外时间;
(2)拿到手册和答题纸后立即写下名字、考号、题号及考试类别;
(3)严格按照格式答题:标题、序号、竖排;
(4)字迹工整;
(5)病史采集诊断已经不需要写出;
(6)病历分析题诊断要全;
(7)评卷要求:诊断依据紧跟诊断之后,不可无次序罗列;
(8)鉴别诊断要写出3—5种病名,无需理由;
(9)进一步检查:从确诊、病情变化和排除鉴别诊断三个方面展开;
(10)治疗表示治疗原则:评卷要求细化。——如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必须写明。“促进溃疡愈合:首选PPI类抑酸药,可加用粘膜保护剂”,而不是简单的“内科治疗”。
心肺听诊:记住瓣膜听诊区和典型音(随身听+技巧)。
影像诊断:一看病史,二看图像,三记口诀(参考病史+疾病特殊影像学表现+口诀记忆)。
心电图:记住各心电图典型特点来判断(口诀记忆)。
医学人文素养:情景录像片断和题干判断句(往最好的方向想)。
02 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
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两部分,其特点是采取面试的模式,很多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不注意应试技巧,导致这部分分值很低,现将技巧总结如下。
要点一、问好、致谢需当头(面向考官说:)老师您好!我叫×××,我操作的项目是“×××”,准备开始考试。
要点二、四大法器莫忘记(白衣、口罩、帽子、手消毒)。
要点三、听清题意,慢慢说。
要点四、爱伤意识前后呼。
要点五、选齐装备再上阵、万一缺少口述替、规范操作应牢记、完成操作首当头。
要点六、边说边做问题少,遇到问题莫慌张。
要点七、复习扣住得分点,无菌观念记心间。
(1)XX症状的发病诱因(着凉、淋雨、劳累、饮食、药物、外伤、情绪等)。 (2)XX症状的特点(强度、类型、部位、性状、次数、缓急、时间、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)。 (3)伴随症状(与症状相关的变化部分,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主要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)。 (1)是否曾到医院就诊,做过哪些检查(检查项目)。 (2)治疗情况(具体治疗药物、方法、用量、疗效及病情演变过程,疗效如何)。 发病以来饮食、睡眠、大小便、体重、精神状态等。 1.有无药物过敏史、手术史、传染病史、冶游史等。 2.有无相关病史(有无类似发作史,有无XX病史,有无XX家族史,必要时女性病人应询问月经史、婴幼儿询问喂养史)。 ***条理性、书面分(不用书写在卷面上)(2分) 诊断要规范(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掌握疾病种类,如COPD二级、高血压级Ⅰ高危组)。 把所有能想到的合理诊断都说出来,不漏写! 可把题干中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全部罗列,多写不扣分。 1.性别,年龄,主诉; 2.临床症状; 3.体征(包含阳性和主要阴性体征); 4.特检结果(阳性特征结果别遗漏); 5.病史,家庭史,外伤史,月经史(婴幼儿还需生产史,喂养史)。 围绕病变部位及特征写3到4种,万一不晓得写就写相近的疾病,尽量多写。 1.病例公式中鉴别诊断需牢记。 2.主要根据题干中各个症状、体征写出可能的疾病: 如痰中带血,可写肺癌、肺结核,所写的鉴别诊断一定要在题干症状中有体现。 1.首先确定主诊断检查的首选检查项目 (如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写急性心电图,急查肌钙蛋白); 2.排除鉴别诊断项目所做的检查(如昏迷病人可测血糖,以排除低血糖昏迷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); 3.为了解病情发展程度需要做的检查(如高血压可以眼底检查,以了解有无视网膜损害,也可查血肌酐,削减尿素氮以了解有无肾损害); 4.疾病的分型需进行的检查(如肺炎病人可进行痰液细菌培养,以明确细菌学分类); 5.某些动态观察项目(如糖尿病人动态血糖的监测,心绞痛病人动态观察心电图等); 6.提供治疗依据的检测项目(如脓液的细菌培养+药敏试验)。 重点写明治疗原则,主次分明。 注意:不用写具体药物的用量、疗程,不要画蛇添足。
不要笼统写抗感染治疗,应详细写出选用何种抗生素,必要时写出用法。 不要遗漏支持治疗项目。 外科治疗或放化疗、中医中药治疗、免疫治疗。 有些疾病治疗需要写上健康教育,预防复发等。 有些内科试题,不要遗忘手术治疗项目。 基本操作是第三站的考核内容。考生根据题卡上的操作要求,在10分钟内完成指定的操作。 本站是考官人为因素对考试结果影响较大的一站,需要考生注意仪容仪表,遵循无菌操作和人文关怀,展现良好的医师形象。 这一站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无菌观念。在考试过程中,考生需要在动手操作的同时,用口述加以说明。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外,还以如何在考试中避雷、如何掌握操作技巧、如何与考官沟通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,旨在拿到全部基础分,巧妙掌握易丢分。
注意!医考倒计时,如何进行技能、笔试备考?
![]() 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|
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|
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、福利 不错过 |
金英杰医学教育 (jinyingjie.com)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-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(2017)9355-1061号